| 
	  
	教与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讨论化学研究的对象。 
	提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为什么会生锈?焰火为什么如此艳丽?石灰岩洞是怎样形成的等。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活动探究:蜡烛的燃烧过程 
	介绍观察的内容:物质原来的颜色、状态;变化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如:物质的状态与颜色的变化、发光、发热、形成烟或雾和放出气体,变化后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等。 
	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火焰边的蜡烛熔化、蜡烛燃烧放出热量、蜡烛燃烧变少了,吹熄蜡烛后有一缕白烟。 
	引导学生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变化:熔化-气化-燃烧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矿石粉碎  酒精挥发  海水晒盐   食物腐败  碘升华  火药爆炸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的现象:发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但不能根据这些判断某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发光。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气味等,这些性质是物理性质。新课标第一网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