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名称 | 第一节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学案及练习题 |  |  
                    | 类型 | 学案 |  
                    | 学科 | 化学 |  
                    | 大小 | 0.07 MB |  
                    | 格式 | doc |  
                    | 年级 | 初三|九年级 |  
                    | 教材 | 沪教版 |  
                    | 上传 | admin | 审核 | admin |  
                    | 时间 | 2012-09-18 22:46 |  
                    | 点击 |  |  
                    | 评价 | ☆☆☆☆☆ |  
                    | 
                        
                          | 第一节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1)               2009-9-20 出题:周青山  审核:宋勤仙                         班级:             姓名:
 【基础知识】
 1. 第一次明确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干燥空气成分中      分数最大是__  约占__  ;其次是_____,约占__ _;稀有气体约占     , 二氧化碳约占     ;其他气体约和杂质约占    。一个成年人每分钟需要吸入氧气约8L,则需要吸入空气的体积约是        。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                     , 并放出大量的_____________
 3. 我们生活中橱房常用的加碘盐、食醋、白酒等都属于_______ ,因为他们都是由_______ 或__________组成的。水、二氧化碳、氧气等都属于___________,因为他们都是由________ 物质组成的。
 【同步练习】
 1.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我们知道食物较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就会变质,这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含有                   (    )
 A.氧气     B.氮气    C. 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长期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进人高海拔地区后 常常感到气短、头痛、恶心,这属于高原反应。出现这种反应的原因是                                                                     (  )
 A. 呼吸受阻                        B. 长期生活在平原地区导致体质较差
 C. 高海拔地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低  D. 高海拔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低
 4.下列各组物质一定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洁净的空气   B. 冰水混合物      C. 酱油      D. 经过沉淀、过滤后得到的矿泉水
 5.为了探究空气的组成,小荔设计了以下实验报告,请你帮她一起完成。
 【实验目的】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用品】       、          、集气瓶、导管、乳胶管、橡皮塞、酒精灯、止水夹、红磷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①将集气瓶容积划为5等份,加以标记;
 ②连接仪器,形成完整的装置(如右图所示) 新|课|标|第|一|网
 ③
 ④在燃烧匙中加入红磷,放进集气瓶并塞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紧乳胶管;
 ⑤点燃红磷,并将仪器A迅速伸人集气瓶内;
 ⑥待燃烧结束,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放出              ;(2)水进入集气瓶的体积少于总体积的1/5
 【问题讨论】
 (1)本实验中,可能使测得的氧气含量比理论值小的步骤是_______
 A、仅④   B.仅⑤    C、仅⑥        D、④⑤⑥
 (2)在实验中,是否可能出现实验结果大于理论值的情况,如有可能,请说明原因。
 
 [能力提升]
 6、利用下面的装置也可以粗略地测定空气的组成。如下图所示,玻璃管中有一可左右移动的活塞,活塞左端密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口与大气相通。烧杯中加入了适量的生石灰,再向烧杯中加入水(生石灰可与水发生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使注射器中的白磷自发地燃烧)后,观察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
  注射器内的白磷与红磷组成相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所以白磷燃烧时出现           现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活塞移动方向是          ,因为                                                            。 (2)实验结束后,恢复到原来温度,活塞应停留在约         处,通过实验可得
 出的正确结论是                                            。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3)已知:镁+氧气   氧化镁(固体),镁+氮气    氮化镁(固体)。 
 想一想,能否用镁或木炭代替白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什么?
 
 第一节种物质组成的空气(2)                2010-9-17
 出题人:周青山    审题人:宋勤仙                      班级:             姓名:
 【基础知识】
 1.氮气的化学性质       ,在常温下   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这使它在生产和生活中有了更多的应用,如                、                 、               等。稀有气体一般情况下不跟其他物质反应,又被称为            。用氦气填充气球是利用了            、                  的性质。在一定条件下氮气、稀有气体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空气污染物主要指     和有害气体.其中有害气体有    、      、     等。产生这些污染物的主要途径有               、                 等。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的内容包括          、          、           ,我国目前计入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有      、        和      。
 【同步练习】
 1.有时会在充满氮气的环境下保存粮食或水果,这是因为                                    (   )
 A.氮气无色无味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且阻止粮食或水果与氧气接触发生反应
 C.氮气密度小,沸点低   D.在一定条件下,氮气能跟粮食或水果中的某些物质反应
 2.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需要用到一些保护气。当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能作为保护气的一组是(   )
 A.氢气、氮气     B.氮气、氧气        C.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D.氮气、氩气
 3.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北京市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    )
 A.氮气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4.为保护我市优美的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可向市政府提出的建议是             (    )
 A.大力发展燃油汽车的数量,提高城市现代化程度
 B.加快烟草事业的发展,增加国家的税收
 C.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工业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D.推广使用卫生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方便居民生活
 5.下列各种措施不能有效防治空气污染的是(多项)                       (   )
 A.增加排污烟囱的高度           B.研制和开发洁净能源
 C.提倡植树造林,提高绿化面积    D.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E .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6.有三瓶无色气体,分别盛有氮气、二氧化碳、空气,请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加以鉴别(从操作、现象、结论三方面描述)。
 
 
 
 
 w   w w .x k b 1.c o m
 [能力提升]
 7. 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可以复燃。那么,是不是只有纯净的氧气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呢?为此,同学们开展了相关探究实验。实验主要步骤如下:先制取一定量的氧气备用,再测得集气瓶实际容积为317毫升,然后采用某种方法得到5瓶含氧量不同的空气,最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来试验,观察是否复燃。相关的数据见下表:
 
 
	
		(1)请指出得到5瓶含氧量不同的空气的具体方法
			| 集气瓶编号 | 瓶内预装水 体积/毫升
 | 充入氧气 体积/毫升
 | 瓶内空气 体积/毫升
 | 瓶内空气里氧气 体积的百分比
 | 木条能否复燃 |  
			| 1 | 120 | 120 | 197 | 50.9% | 能 |  
			| 2 | 97 | 97 | 220 | % | 能 |  
			| 3 | 90 | 90 | 227 | 43.4% | 能 |  
			| 4 | 84 | 84 | 233 | 41.9% | 能 |  
			| 5 | 81 | 81 | 236 | 41.2% | 不能 |  ;
 (2)试将上表空白处补充完整(保留1位小数);
 (3)由该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
 |  |  |  |  
                    | 下载地址 |  ·进入下载地址列表
 113790 | 帮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