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 1.  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在老师指导下描摹“人、太”。 2.  朗读课文能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记住课文内容,并尝试背诵。 3.  读儿歌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引导学生从小学会孝敬老人。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揭示课题: 1.  启发谈话,学习生字“节” 在我国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板书:节)拼读 2.  了解各种节日名称。 (出示节日名称),第一行是重大节日,可以放假来庆祝。第二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日。 3.揭示课题。 人们在不同的节日中可以做不同的事情来庆祝,今天我们就重点来了解其中的一个节日??重阳节。 (板书课题,拼读“重”,辨析“轻重”) 4.齐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教学生字: 1.  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划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2.  出示课文,指名读。 3.  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开火车读。   三.学习课文,了解内容。 1.  指名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记: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是在哪一天? (你们听清了吗??学生齐读:九月九,是重阳。) 2.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         师:农历九月九刚好在中秋节之后,当时的景色怎样?(出示:景色) 3.积累描写“秋色”的词句。  (1)指名交流,描写秋天的句子。(文中句子变红) (2)补充积累秋天的词语。 师:秋天的景色真美啊!真是:秋高气爽     云淡风清(引导学生读好这两个词语) (3)学习:“景色”两个字 4.再读课文,了解人们在重阳节会干什么。 (1)       自读课文。 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干些什么呢? (2)       交流,引读有关语句。 (3)       引导质疑。 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吗? (4)       听故事,释疑。 看连环画,听知识老人讲重阳节的来历。 5.引读第3句。 6.师引读全文,自己读好课文,试着背诵。 7.引导想象,练习说话。 自古以来,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登上高处,一边观赏秋天的美景,一边许下心中美好的愿望。如果你也登上高处,你会为你的家人和朋友许下什么美好的愿望? 8.看图说话,引导学生从小学会孝敬长辈。 刚才,许多小朋友都为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许下了美好的愿望。其实,如今重阳节又叫敬老节,老人节。想一想,这一天,我们还可以为老人做些什么呢? 看图,小组讨论,用一句话说说图上的意思。 9.小结:我们不仅可以在重阳节这一天为老人做事,平时也应该为他们做事。   四.写字指导,描摹“人、太” 1.  观察前两个字与后一个字比,有什么不够的地方。 2.  学生描摹“人、太”,教师巡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