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8个生字:“潜、艇、够、助、浮、缩、启、舱”;积累7个词语。指导书写“艇”。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注意在读长句时作适当停顿。 
3、用“能够……也能够……”练习说话。 
4、知道鱼在水中上浮下沉的特点启发人们发明了潜水艇。初步了解人类模仿生物的特点进行发明创造。 
[教学准备] 
多媒体  图片  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看画面,认识潜水艇。 
2、学习:潜 艇 
“潜” (三拼音、 第二声);“艇”(后鼻音);指导书写“艇”。 
连成词语开火车读:潜水艇。 
3、过渡:潜水艇的发明和鱼有着密切的关系。 
补全课题; 朗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一)出示学习提示: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潜水艇和鱼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用“??”划出句子。 
(二)反馈: 
1、接龙读课文。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两句句子: 
潜水艇的舱口和门窗密封后,艇身没有一点儿缝隙,从外面看真有点像鱼。 
潜水艇和鱼一样,能在水里上下浮沉,还能在水里行进。 
3、学习:“舱”(正音),右边第三笔是“横折钩”。 
“浮”: 能在句子中找出“浮”的反义词;连成词语读“浮沉”。 
4、指导朗读句子。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小节,知道鱼能够上下浮沉的奥秘。 
1、数一数,第一小节共有几句话?在书上标上序号。 
2、请7位小朋友读第一小节,想一想:是什么东西帮助鱼浮上来、沉下去?  
3、交流:原来,这个小小的鳔能够帮助鱼浮上来,也能够帮助鱼沉下去。 
 学习:鳔:正音;鳔就是鱼肚子里白色的泡泡,人们把它称为“鱼泡泡”。 
 学习:“够”: 好办法记(句+多就是够) 
“助”翘舌音(第5笔是“提”) 
4、引读:原来,这个小小的鳔能够??帮助鱼浮上来,也能够??帮助鱼沉下去。(初步理解:能够……也能够……) 
5、这个鳔是怎么帮助鱼浮上来沉下去的呢?  
出示:鱼要浮上来的时候……就沉下去了。 
(1)做动作理解:缩小??胀大; 
(2)注意读出“慢慢地”语气。 
(3)指导朗读:男生读鱼浮上来的句子,女生读鱼沉下去的句子,  
(4)看了录像,按顺序摆放词语卡片: 装满气   胀大    
放出气   缩小 
(5)看看板书,自己轻声说说鳔是怎么帮助鱼浮上来、沉下去的。 
(6)课后练习1/(1): 鱼肚子里的鳔装满空气能够帮助鱼浮上来,放出空气能够帮助鱼沉下去。  
(二)学习第三小节,知道潜水艇能够上下浮沉的奥秘。 
过渡:人们研究了鱼,受到启发,发明了潜水艇,(贴潜水艇图)那么潜水艇中的什么和鳔的作用是一样的?  
1、自己读读第三小节,用上刚才学过的“能够……也能够……”这个句式来说一说。 
出示:潜水艇里的(   ),能够(       ),也能够(        ) 。 
2、“柜子”是怎样帮助潜水艇浮上来沉下去的,让我们看看录像。 
3、练习1/(2),初步体会句子中的分号的作用  
4、摆放卡片,边摆边说     排水 装水  
5、根据板书,师生合作小结。  
(三)学习第二小节,初步了解第二小节的作用。 
1、过渡:像这样因为看到某种现象或事例,引起对方的联想而有所感悟,我们可以用一个词,就是“启发”。板书:启发  
2、出示第二小节:这个现象启发人们发明了潜水艇。 
(1)读句子 
(2)这是课文的第二小节,虽然只有一句话,但是作用却很大,它就像一座桥,把课文的第一小节和第三小节很自然地连接了起来。  
(3)读全文。板书:发明 
四、复习巩固  
1、读词语,读生字。  
2、复习巩固“ ”字旁的字。 
出示句子:这艘潜水艇的船舱是密封的,它一般在水里航行。 
  
〖板书〗         42  鱼和潜水艇 
装满气   胀大       浮       排水 
鱼图 鳔                 启发  发明         “柜子”  潜水艇图 
放出气   缩小       沉       装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