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边的科学》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1. 学生提前储备(身边常见易懂的)科学小常识; 2. 多媒体课件与实验用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设情境,激发兴趣──进入“科学乐园” 1. 谈话导入:今天我们要去科学乐园走一走,同学们带上了准备好的科学知识,我们的“科学乐园”一定会非常有趣。 课件:蓝猫提示语“科学世界真奇妙!欢迎同学们的到来,首先请主持人赵博士为大家变个有趣的魔术。”   2. 演示激趣。 旋转两个鸡蛋,一个旋转,另一个却不转。(制造悬念,引导学生动脑思考) 1)学生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稍做讨论,得出结果。 2)指名回答,引导了解知识获得的渠道。   二、提供案例,交际热身──进入“智慧之门” 1. 看一看,找一找,科学就在我身边。(课件出示“智慧之门”蓝猫提示语) 2. 情境设置。(课件播放生活片段) (1)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浸,蛋壳容易剥。   (2)用湿淋淋的手拔插头,危险。 (3)操场上烈日炎炎,穿黑色衬衣大汗淋漓。 (4)剧烈运动后冲凉水澡。 3. 引导观察,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1)同桌自由讨论。 (2)指名发言,其他学生补充、评点。   三、联系生活,展开交际──进入“知识碰碰园”课件出示“知识碰碰园”(课件蓝猫提示语) 1. 小组交流 (1)组内同学或自愿组合互相交流。 (2)教师参与、点拨。(时间要充足) (3)小组推荐准备充分、介绍精彩的同学当“小博士”。 2. 明确要求,分工合作。 课件提示汇报形式,如下: ● 大家提问,或大胆接受挑战,回答同学们的问题──“蓝猫问题组” ● 自己知道的科学知识告诉大家──“智慧少年组” ● 小小的实验,说明科学现象──“小小科学家组” ● 们还可以…… 3. 自主选择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课件:蓝猫提示语“同学们交流得真热烈呀,下面就请大家进入精彩‘展示台’” (1)组内确定汇报形式,分组汇报。 (2)小博士做主要发言,组内成员补充。 (3)其他同学根据介绍进行评价、质疑或补充。 四、竞赛,拓展──进入“智力挑战园” 1. 分组竞答,从图片、动画片中发现科学。 2. 小组之间互相出题。(出题或答题都可以在小组内讨论。) 3. 宣布竞赛结果。(以激励为主) 4. 学生互相自由提问、对答。(注重评议;良好听、说习惯的培养。) 5. 小结。 五、结合体验,课外延伸 1. 课件:播放《蓝猫淘气三千问》主题曲;出示“学科学,用科学,我们从小爱科学” 2.延伸:在音乐声中,科学问题以字幕形式出现,缓缓上移,激发学生不断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