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一比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 4 个生字。认识 1 种笔画和 1 个偏旁“提土旁”。 
2.知道“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并能正确使用这些量词。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在教学情境中快乐地朗读课文,体会农家小院的趣味。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感知图文、认识事物的基础上识字学词。
2.教学难点: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及其他量词的用法。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举例导入
  1.出示 1 张红纸、1 张绿纸,请学生说说哪张纸大,哪张纸小。再出示 1 张红纸、1 张白纸,让学生说说哪张纸大,哪张纸小。 
  2.先比比讲台和学生桌子的大小,然后再比桌子和椅子的高矮。 
  3.揭示课题:通过两次比较,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大小、高矮、多少等都是通过比较才能得知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比一比》。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两遍课题。 
二、情境识字
  1.课件出示情境图:清晨,我们来到一户农家小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相应的词语,然后借助图画读词语。 
  2.借助拼音读词语。 
  3.出示词语卡片认读生字。 
  4.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么认识的?想想可以怎样记住其他的字? 
三、快乐朗读儿歌
情境引入: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兰兰家的院子里,看看在那里你会发现什么有趣的东西? 
1.认真地读一读。
(1)自由读儿歌。(要求:要把字读正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2)朗读质疑。(不懂的可以问老师、同学。鼓励并赞赏那些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的同学。)
(3)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点名读,小组读,齐读。)
2.快乐地读一读。
(1)读读第一句。
激趣引入:今天,老师请来了兰兰家院子里的小动物们,你们想和它们玩吗?
①比较大小,体会发现大和小的乐趣。(从它们的个头上看,你发现了什么?)
它们虽然个头相差很悬殊,但却是很好的朋友呢!
②自由试读第一句。(把喜爱和快乐的心情表现出来吧。)
③指名读??评价(提示学生注意表情)??范读??再指名读??齐读。
(2)读读第二句。
过渡:鸭子和小鸟要是听到我们快乐地招呼它们,一定也会开心地叫起来的!请你读读第二句。 
①自由试读??齐读。(课件:传来了小鸟的叫声)。
②课件出示:鸭子和小鸟的图片。小鸭子问:“嘎嘎嘎,从我们的数量上你又发现了什么呀?”
③齐读课文第二句。
(3)读读第三、四两句。 
  过渡:同学们都那么喜欢可爱的小动物,那么大家喜欢甜甜的水果吗? 
①自由试读三、四两句(在实物投影仪上出示水果实物)。
②男、女生比赛读(个别??集体)(鼓励读得好的学生,并用掌声表示奖励)。
(4)齐读全文。
①齐读全文。(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快乐吧!)
②老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二课时 
一、巩固识字,朗读课文
  开火车识字,齐读课文两遍。 
二、学习量词“群”“堆”“颗”
  1.学习量词“群”。 
  课件先后出示一只鸭子和许多鸭子。学生自由说,教师小结,许多只鸭子在一起,就可以说是“一群鸭子”。 
  课件再出示一头牛,一群牛;一只羊,一群羊。学生自由说。 
  指名读第二节。 
  2.学习量词“堆”。 
  课件先后出示一个萝卜,一堆萝卜。学生自由说。 
  课件再出示一个杏儿,一堆杏儿;一个西瓜,一堆西瓜。学生自由说。 
  指名读第四节。 
  3.学习量词“颗”。 
  课件先后出示一颗黄豆,一颗纽扣,一颗珍珠。学生自由说。 
  看到这些东西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学生自由说。教师小结,这些东西都是圆形、颗粒状的东西。 
  再出示:“一颗(    )”学生自由说,与 “一棵树”进行区别。 
  齐读第三节。 
  4.再读课文,鼓励背诵。 
三、完成课后“我会说”
  小组合作,先自由说,再指名说。 
四、写字指导
  1.齐读四个字。 
  2.观察这四个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3.教师板书,学生书空笔顺。 
  提醒注意:“牛、羊、小、少”四个字的竖画都压在竖中线上,两边部分基本对称。认识“竖钩”。 
  4.描红、临写。 
  5.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号召学生向写得仔细、端正、占格位置正确的同学学习。 
五、趣味作业,巩固识字
1.“涂涂画画”:一束气球,上边分别写有“红、黄、绿”,让学生按要求涂色。
2.“对号入座”:黑板上出示词语“杏子、苹果、桃子、红枣、花猫、黄牛、鸭子、小鸟”,请小朋友将相应的图片贴到黑板上来,再将它们分别请到水果之家和动物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