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雪孩子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 10 个生字,会写 3 个生字,认识“子” 1 个偏旁。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懂得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知道雪会变成云等自然常识。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2.谜面:“说是花,不是花,不长叶子不结果,没有树根没有杈,漫天遍地都是花。”(这一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板书“孩子”,教认“孩”字,再补上“雪”字。齐读课题。       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雪孩子和大家认识,你们高兴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边看图边轻声读课文。请小朋友注意想一想,这篇课文跟以前我们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没有拼音)。大家认真阅读,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记。    2.阅读指导: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根据上下文或者图意来猜读,也可以向老师、同学请教。    3.小组交流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4.课件出示生字及生字带出的词语。      孩子   让   一起   玩   往   睡觉    烧着了   知道   化了    5.请小老师领读,出示生字卡。开火车读,齐读。    6.这篇课文共有几段?你哪段读得最好?读给大家听一听。老师点评激励。  (这一设计是为了展示学生的识字成果,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三、指导写字,描红临写    1.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瓜、衣、来”。   2.教师范写指导,强调“瓜、衣”的笔顺,“来”的撇捺要对称。    3.学生描红书写,集体评议有代表性的书写作品。  四、作业 回家向家长了解雪是怎样形成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巩固生字   1.抽读生字卡,上中下水平各指一名,注意正音。    2.开火车认读,口头组词。    3.指导学生读带有轻声的词语:房子上、树上、地上、漂亮、休息。  二、学习课文,朗读领悟   1.出示挂图一、挂图二。    看图说话:图上画了什么?小兔和兔妈妈在做什么?    指名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2.出示挂图三,图上画的是谁?它们在干什么?    (1)小白兔和雪孩子又唱又跳,玩得可开心了。问:谁来读第三自然段?    (2)课件出示:          又唱又跳    又细又长    又说又笑     又大又圆          又__又__    又__又__          谁能再说出“又___又___”?看谁说得又多又好。    (3)齐读以上词语。    3.出示挂图三至六,学习第三至六段。    (1)过渡:小兔玩累了,就回家休息了,接着发生了什么事情?    (2)学生轻声读三至六段后回答上述问题。    (3)指导学生朗读。从哪里看出雪孩子的焦急?该怎样读?    4.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变成了什么?(云朵)    5.师生对读第八自然段。    6.思考:雪孩子是怎么飞上天的?    7.课件出示:雪融化变成水??水变成蒸汽慢慢蒸发??水蒸汽在空中集成云。    8.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变成了水,小白兔多么难受啊,它多么希望雪孩子能再回来,雪孩子能再回来吗?学生自由发言,发表见解。       朗读点拨:读出小白兔难受的心情。    9.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你想对雪孩子说什么吗?  10.拓展延伸。 在我们身边有像雪孩子一样愿意帮助别人的人吗?夸一夸。今后如果别人遇到困难,我们该怎样做呢?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雪孩子那种助人为乐的精神。)  三、回归全文,再次品读   1.分段接力读。    2.指导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男女比赛读,点名读,齐读。互相评议。  四、作业   1.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续编故事《雪孩子又回来了》。  五、板书设计 19.雪孩子  雪孩子    救小白兔      化成水    飞上天  变成云          遇冷气         变成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