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内容简析】 
  本课是两首古诗。《春晓》的作者是唐朝的著名诗人孟浩然,写的是春天拂晓时的情景。诗句的意思是:春夜,睡得香甜,不知不觉天就亮了。醒来后,听见到处是鸟叫的声音。回想起夜里我听到的风声雨声 有配乐朗读,听了一遍后,学生跟着读,然后指名朗读,大家评议。 2?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互背,全班背诵。
 3?屏幕再现图画,几只鸟站在开满桃花的枝头上,春燕在空中飞翔,地面有落花。
 (1)学生看着画面,背诵《春晓》;然后闭上眼睛,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背诵。
 (2)教师小结:诗人把握住“春晓”这一季节的时间和特点,把自己酣睡初醒的所感所闻依次写出,构成一幅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景,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之情。
 (3)屏幕上依次显现四句诗表现的画面,学生看图吟诵,体会意境。
 五、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
 2?用字组词。
 3?指导书写“少、处”两个字。
 第二课时
 一、看课文插图,导入新课
 1?谁来背一背上节课我们学的写美丽的春天景色的诗《春晓》?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村居》。
 2?解题,引导看图。诗题《村居》,表示诗中写的情景是作者在农村居住时亲眼看见的。那么,诗人在农村居住时亲眼看到了什么景象呢?请同学们看画面(出示挂图或投影),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二、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
 作者在诗中是怎样描写所看见的景物呢,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边听边看图。
   三、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己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流畅。在文中画出生字,多读几遍;同桌互读生字。
 2?用卡片检查生字、指导识字。
 3?检查指导读课文,指导读准确、读流畅。
 四、理解诗词句,了解大意
 1?自主地逐句读诗,想一想每一句诗是什么意思,可以同桌或小组商量,讨论不懂的词句。
 2?教师针对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每句诗的大意。(早春二月,草儿发了芽儿,黄莺唱起了歌。烟雾里,柳树舒展枝条轻轻拂着长堤。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趁着东风,赶忙放起了风筝。)
 五、指导朗读诗,体会诗情画意
 1?学生自己试读,评议指导。
 2?教师范读,学生仿读。读出诗的节奏,读出韵味。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进行多种形式朗读比赛。
 六、看图练习背诵
 七、指导识字写字
 八、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词语花篮里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