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一、教学目标:  1.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迹,领悟小英雄爱憎分明、机智勇敢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2.认识“军、根、敌”等14个生字,会写“灭、面、听、就、员、声、边”8个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小英雄王二小,这节课我们要深入研读课文,弄清楚为什么说王二小是小英雄。(板书课题)     要研读课文,必须闯过三关——生字关、插图关、朗读关,有勇气闯关吗? (二)复习生字、词。   1.课件演示从课文中飞出的生字,学生轮读、抢读。(先加音读,再去掉音读)   2.再演示从词语花篮飞出的生词,学生认读。 (三)看图读文,理解大意。   1.同桌一起合用一本书,看课文插图,找到相应的段落,读一读。   2.用“谁在干什么?”这样的句式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1)王二小帮助八路军放哨。     (2)敌人迷了路让王二小带路。     (3)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4)敌人杀害了王二小。     (5)八路军消灭了敌人。 (四)研读感悟   1.找到你认为最能说明王二小是小英雄的段落,大声读一读,然后说说你从哪里可以看出王二小的确是个小英雄。  (1)生:敌人经常来扫荡,王二小还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所以说,他是个小英雄。   出示句子:王二小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师:指读句子,“常常”是什么意思?换个词再读一读。   师:你会用“常常"说句话吗?     课件出示    常常      。 学生口头造句。   师:(课件出示第一幅插图)看,王二小常常干什么?想想他为什么这么做?(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图上人物的神态,理解王二小是以放牛做掩护,为八路军放哨。)   指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导突出“常常”“一边……一边……”   (2)继续研读。我们还可以从哪里看出王二小是个小英雄?   2.借助画面,启发想像,感悟英雄内心。  (1)课件出示第二幅插图。看图,想像敌人怎样叫王二小带路的?王二小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2)先说一说,再演一演,然后为集体评议。  (3)课件出示第三幅画面以及远处山腰上隐约可见呈包围之态的八路军战士。  (4)理解:埋伏圈  (5)课件出示句子: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    师:为什么要“装着听话”的样子?说明什么?  (6)课件出示第四幅图。看图,敌人知道上了当,会怎么样?说说他们的表情,想想他们的样子。  (7)第5自然段  (8)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英雄的内心世界。   师:面对气急败坏的敌人,面对敌人举起的战刀,我们的小英雄王二小是怎样想的呢?(引导看图,根据画面上王二小的神态、动作,想像出王二小的语言、行动和内心世界)  (9)说说王二小在敌人面前的表现,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3.小结。    师:现在,你觉得王二小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填空: 的王二小。   4.激发情感。   师:(根据学生填空总结)对,就这样聪明可爱、勇敢机智、不怕牺牲、热爱家乡的王二小被敌人杀害了,年仅13岁。他永远离开了亲爱的爸爸妈妈,离开了热爱的村庄、学校、小伙伴和八路军,他的鲜血染红了家乡的土地,他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山沟里的乡亲们。正是千千万万个王二小这样的英雄,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面对此情此景,你想对王二小说些什么?   师: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吗? (五)指导朗读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3、4、5自然段,同桌互读互评。    2.谁觉得自己读好了,就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3.教师范读    4.学生配乐朗读。    5.师:王二小英勇牺牲了,但他的血不会白流。齐读最后一段。 (六)总结全文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在我们幼小的心田里又种下了一个英雄的名字他就是——(生)王二小。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呼唤(示意齐读课题):小英雄王二小,让我们一起把一首颂歌献给他。(出示王二小画像)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 (七)实践活动:    1.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小朋友听。    2.学唱《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