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设计思路:1.利用听歌曲、看图讲话将课堂导入环节和学生兴趣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2.利用课件演示“从树杈间观察月亮和云彩”,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小文的观察方法。3.利用发散性提问拓展思维,鼓 设计思路: 1.利用听歌曲、看图讲话将课堂导入环节和学生兴趣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利用课件演示“从树杈间观察月亮和云彩”,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小文的观察方法。 3.利用发散性提问拓展思维,鼓励学生有创造性地用自己的方法去观察月亮和云彩。 教学目标: 1.认识“亮、彩、暗、张、李、文、相、却、确、实”10个生字;会写“文、得、快、相、和、朋、亮”7个字;学习新部首“禾”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弄明白是月亮跑得慢,云彩跑得快。 重难点分析: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 课前准备: 课件 月亮和云彩的图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课题 1.课件出示夜空图,播放音乐《小小的船》(展示课件) 问:喜欢夜空吗?为什么? 学生反馈自己生活中的观察。 2.教师:有一个小朋友,他不仅发现夜空的美,他还发现了一个小秘密。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4.学习生字: 亮:“月亮”中“亮”字读轻声。书写“亮”字。 和:偏旁是“禾字旁”,注意书写时,“禾”的第五笔“捺”要变成“点”。 二、认读生字,疏通课文 (一)教师范读课文:听准每个字的读音。 (二)检查听读情况: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1. 课件出示:云彩穿行 相信 确实 树杈(课件展示) 2. 正音:“彩”是平舌音;“穿、实、树、杈”都是翘舌音;“行”是后鼻音。 出示词卡,开火车读。 3. 说话练习:你能用其中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三、随文识字,理解课文 (一)出示课文插图 观察: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学习“朋”字:这个字有什么特点?(两个“月”字排排坐就是“朋”字。) 学生随老师书写“朋”字。 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朋”字呢?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几个小朋友看到的月亮是怎样的? (月亮在云彩里穿行,一会儿明,一会儿暗。) 问:这句话里有一对反义词,你能找出来吗? 2. 想象:你能想象一下月亮在云彩里穿行的情景吗? 学生畅谈想象,感受意境。 3. 课件出示月亮和云彩图:用这两张图演示“一会儿明,一会儿暗”。 学生感受“月亮在云彩中穿行”,理解“穿行、一会儿……一会儿……”的意思。 4. 说话练习:一会儿 ,一会儿。 学生小组内练习说句子。 集体反馈,引导学生评价。 5.齐读第一自然段。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