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第一课时《登鹳雀楼》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认读“会认”字和正确书写“会写”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从朗读诗句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教
第二课时 《古朗月行》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正确认读“会认”字和正确书写“会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图文结合知道古诗的大意,想像出月亮的美妙与神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观察月亮。   2.本课生字卡片,月亮的图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背诵李白的诗《静夜思》。(先指名背诵,再全班背诵。)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认读课题中的生字。注意读准两个后鼻韵母的字。   3.介绍作者:这首诗也是李白写的。 二、观察图画,范读课文。   1.出示挂图。联系课前观察,说一说:图上的月亮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   2.范读课文。听听诗人是怎么说圆月的。 三、自学课文     要求:1.借助汉语拼音反复读课文3遍。    2.用不同的符号画出诗中要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读准字音。  四、读诗句,学生字 1.检查古诗朗读情况。   2.认读“时”、“识”这两个读音相同的生字,区别字义。     齐读第一行诗:小时/不识/月,   3.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呢?小李白把月亮叫作了什么?请同学们动笔划一划。 4.为什么小李白把月亮当成了白玉盘?认读“作”。(平舌音。作业的“作”就是这个字。) 5.指导读:他以为月亮是白玉盘呢,多有趣啊!把两行诗句连起来读。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6.除此之外,他还把月亮看成什么了?(读第三行)指导:又疑瑶台镜。认读“台”   7.这瑶台镜应该放在桌子上、梳妆台上,诗中说它怎么了?(读第四行。)指导:飞在/碧云/端。 五、朗读、背诵课文   同学们虽然都认识月亮,但在观月时也有许多想象,越看越觉得月亮美丽、可爱。能把你的心情在读中表达出来吗?请听录音朗读。   1.反复朗读课文(先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读)   2.背诵课文。(背诵时仍要注意节奏。) 六、识字、写字指导   以学生识记为主,教师作适当的补充,重点指导“彳”的写法。   古:“枯”的右半部分。组词巩固:古诗、古代。   行:左边是双人旁,上撇短,下撇长。右边比左边低一些。组词巩固:自行车、行人、行不行。   时:日字旁加个“寸”。“时”与太阳有关。如:时间、时候、时光。   识:言字旁加个“只”。组词:认识、知识、识字。   作:作业、工作、作用的“作”都与“人”有关,所以这个字是单人旁。右边是“竹”的左半边再加两短横。   台:上半部分要写得比“口”宽些。组词:讲台、台球、上台。 七、抄写生字(课后练习2)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