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元 | 课  题 | 教学目的要求 | 教学重点、难点 | 教学措施及教学方法 | 教学时间安排 | 
		
			| 课时 | 周次 | 时间 | 
		
			| 一 |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 1.能正确地列式计算三位数和一位数,会用连乘计算解决问题.。 2.在具体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思考提高能力,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兴趣.。
 | 重点:三位数乘一位数运算,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 卡片 投影片
 | 14 | 1~4 | 
 四周
 | 
		
			| 二 | 
 
 
 千克和克
 | 1.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千克和克,知道1千克=1000克,能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 2.在认识千克和克的学习活动中,在换算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3.通过阅读“你知道吗”初步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广泛的应用。
 | 重点:感受1千克和一克物体的轻重。 
 难点:1千克=1000克
 | 天平 黄豆
 2分硬币
 橡皮筋
 纸币
 铅笔盒
 | 4 | 5 | 
 
 
 
 一周
 | 
		
			| 三 | 
 
 
 
 长方形和正方形
 | 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探索过程掌握它们的特征,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名称。 2.理解周长的含义,经历长.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烦的问题,产生学习兴趣,培养交流合作的探索意识。
 | 重点: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周长。 
 难点:灵活地计算周长
 | 手巾的图形 镜子
 树叶
 | 7 | 6~7 | 
 
 
 
 两周
 | 
		
			| 四 |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 1.经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列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并学会运用乘法演算除法。 2.发展形象思维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类比迁移的能力。
 3.能从实际生活中收集信息,结合信息发掘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 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 
 难点: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
 | 例题的图片,投影,小黑板 | 16 | 8~11 | 
 
 
 
 三周
 | 
		
			| 五 | 
 解决问题的策略
 | 1、使学生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向”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 教学重点:体会策略的价值,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 情境图、 课件
 | 5 | 12~ 13
 | 
 一周
 | 
		
			| 六 |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 1.感知平移、旋转的现象,初步形成概念,能准确判断图形平移距离和旋转的度数。 2.能根据要求,画出、摆出、想象出平移、旋转后的图形,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欣赏美、创造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确定平移距离和旋转角度。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或旋转后的图形。
 | 课件、30度角三角形尺、水彩笔、作业纸。 | 2 | 14 | 
 
 
 
 
 一周
 | 
		
			| 七 | 
 分数的初步认识
 | 1. 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分数,能结合图形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简单的分数计算.。 2.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学习过程中发展形象思维能力,类比迁移能力,发展数感.。
 3.体会分数来源于生活实际的重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近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和兴趣.。
 | 重点难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运用直观方法比较分数的大小.探究并学会用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 | 大小不同的长方形 水彩笔
 | 7 | 15~ 16
 | 
 
 两周
 | 
		
			| 八 | 
 期末复习
 | 1.通过回顾本学期学习的内容学生进一步掌握教材的重点.。 2.通过回顾学生能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习内容。
 3. 通过回顾拾缺遗漏,提高差的学习成绩,力争优秀率和及格率达到标准要求。
 | 重点:全册书中的知识的系统掌握。 难点:培优补差力争全面丰收。
 | 课件 | 10 | 17~ 20
 | 
 
 
 三周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