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 | 
					数学 | 
					课型 | 
					新授 | 
		
			| 
					教学目标 | 1、 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一般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2、 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能力。4、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5、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 
		
			| 
					教学内容 | 课 题 长短 教学内容:教科书9页,”做一做”及练习一的第5、6题
 |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探究使学生学会比较长短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小组交流学习学会比较长短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
 | 
		
			| 
					教具准备 | 
					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两枝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 
		
			| 
					教学过程 | 一、 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教师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这是智慧爷爷给我们带来的礼物,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吗?赶快打开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1) 教师问:你发现了什么?(2) 小组交流。(3) 学生汇报。(4) 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  板书:长  短  (课题)
 二、 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1、 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2、 小组合作探究方法。3、 小组汇报。4、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长谁短,并板书:长、短。
 三、反馈练习
 1、教师谈话:现在,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学生活动。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四、巩固练习
 a) 打开书出示练习一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b) 练习一第5题,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
 五、整理教具教师提出要求:
 1、原来学具袋里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4、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五、 全课小结。
 | 个人修改 
 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放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要把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
 
 
 
 
 
					  | 
		
			| 
					板书设计:长短比较的一般方法:要把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
 | 
		
			| 
					教后反思: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