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文阅读-5 搭石
	暗香(节选)
	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有人提醒:这是桂花香吧。
	于是,赶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树旁。果然,一股浓烈的幽香沁人心脾。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                    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
	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偷偷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的凋零。我们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
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
	当时,这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11点钟才回家,而那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他才知道学校大门是10点钟就关的,而原来关门的老大爷生病住院了。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                       
	                          ,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
	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色就是如此啊!
	(选自《时文选粹大全集》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沁人心脾”的“沁”字意思是(     )
	①渗入;浸润。   ②头向下垂。   ③纳入水中。  
	
		- 
			在文中的横线上加上恰当的语句,补全句子。
	3.文中的画线句子是一个         (过渡  总结)句,它在文中的作用是              。
	4.文中的“暗香”表面是指什么?实际上赞扬了什么呢?
	                                                                              
	                                                                                
	【参考答案】
	1.①
	2.小小的嫩黄的桂花
	3.过渡  引起下文
	4.文中的“暗香”表面是指桂花浓烈的幽香沁人心脾,实际上赞扬了像关门老人那样默默行善的生命本色。
	 
	母亲架设的桥(节选)
	孩提时,母亲常领我去峡谷深处,让我坐在一领蓑衣那么大的一块小小田塍(chéng)上,自己浸没在齐膝的水田里插起秧来。
	这峡谷,背着阴,每天的日照不过3小时光景。这在村里,也是块十分贫瘠的谷地。我家就在这样的山谷口。谷里也有旱地,母亲种上了甘薯、萝卜之类。上那儿去,中间有条很深的小溪。上面架着桥,可每当发起大水,就常会被冲毁,母亲就常去修桥。因为这是母亲独自干活的峡谷,没法儿去托赖众乡邻。
	到时候,擅长修建寺庙和神社的木匠大伯,必定从哪儿归来,从山里砍来两根圆木,横在狭窄的小溪上,上面排好栗木板,堆上土。而后,叫我们兄弟踩结实,就成了一座坚固的红土桥了。约莫过一年,土桥旧了些,桥边杂草丛生,杂草下,一排排露出像在神社屋檐椽子上见到的那种白色缺口。而且,桥在变旧,栗木会腐烂,一看,桥的背面,竟长满了蘑菇。母亲把这些采了来,给我们做饭盒里的菜肴吃。
	母亲在她的一生中,把这座通向有关自己一家生计的谷田去的小桥,不知修过多少回!不论哪天架的,这座桥总是在圆木上堆着土,长起蘑菇来。
	为了微薄的收成,母亲尽心尽力架起了这座桥,由此取得我们一家的口粮,可以说,是性命攸关的一座桥。因此,那桥,不论修得如何简陋,可仍是美好的啊!
	(选自《<读者>三十五年精华文丛》新星出版社)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童年——(        )   田埂——(        )   依赖——(        )  
	2.“性命攸关”是指                                              。作者说这是“性命攸关的一座桥”是因为                                                              。
	     3.用“      ”画出文中表现母亲种地环境恶劣的语句。
	     4.文中的桥建在什么地方?是怎样修建成的?
	                                                                                 
	                                                                               
	     5.作者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哪些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孩提  田塍  托赖
	2.生死存亡的关键  这座小桥通向峡谷中的田地,我们一家的口粮都是在那里种出来的
	3.画出:这峡谷,背着阴,每天的日照不过3小时光景。这在村里,也是块十分贫瘠的谷地。  上那儿去,中间有条很深的小溪。上面架着桥,可每当发起大水,就常会被冲毁,母亲就常去修桥。
	4.文中的桥建在通往峡谷的很深的小溪。  建桥的时候,要请木匠大伯帮忙,砍来两根圆木横在小溪上,上面排好栗木板,堆上土;兄弟一起把土踩结实,就建成了一座红土桥。
	5.作者回忆了母亲在水田中劳作,还要种植旱地,还要架桥、修桥,采桥背面的蘑菇给孩子们做饭盒里的菜肴……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