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名称 | 21 青蛙卖泥塘(下)教案作业题及答案 |  |  
                    | 类型 | 教案|教学设计 |  
                    | 学科 | 语文 |  
                    | 大小 | 78 KB |  
                    | 格式 | doc |  
                    | 年级 | 小学二年级 |  
                    | 教材 | 鄂教版 |  
                    | 上传 | admin | 审核 | admin |  
                    | 时间 | 2017-09-03 17:31 |  
                    | 点击 |  |  
                    | 评价 | ☆☆☆☆☆ |  
                          |  |  
                    | 
                        
                          | 
 
21 青蛙卖泥塘(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生字。
 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创设情景,演一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文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朗读。
 3.让学生明白青蛙由卖泥塘到不卖这一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明白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读书,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白青蛙由卖泥塘到不卖这一变化过程。
 教具准备
 新 课  标第  一 网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发探讨
 1.(课件出示2)教师出示第21课青蛙卖泥塘的画面。
 2.教师:同学们,小青蛙听了老牛的建议,撒上了草籽。可是野鸭却说这儿的水太少了,青蛙听了又会怎么做呢?它的泥塘最后卖出去没有呢?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
 二、播放录音,集中识字
 1.播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画出生字的字和会认。(课件出示3)
 2.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4)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
 ③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http: //www .xkb1.com
 3.师检查读文情况。
 ①出示生字,指名认读。(课件出示5)
 yǐn quán quē yīn? ?ài lǐ jìn tōn?
 引  泉   缺  应   盖  理 尽  通
 借助拼音自读第一行生字,同桌互读。师生共同评价指正:
 “引、泉、尽”是前鼻音,“应、通”是后鼻音。“引、应”还是整体认读音节。
 ②出示生字,指名认读。(课件出示6)
 ?uàn suǒ zāi xiū yǒn? tū lèn?
 灌   所  栽  修  泳   突 愣
 借助拼音自读第二行生字,小组互读。师生共同评价指正:
 “灌”是前鼻音,“泳、愣”后鼻音,“所、栽”是平舌音。
 ③去拼音读生字。(课件出示7)
 ④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
 三、初读课文,内容感知。
 1.过渡:青蛙听了老牛和鸭子的话,在泥塘边撒播了草籽,给泥塘灌上了水,泥塘卖出去了吗?(没有卖出去)
 2.(课件出示8)又有哪些小动物来泥塘,分别提出了怎样的建议?(用“_____ ”画出来。)
 (小鸟说缺点儿树,蝴蝶说缺点儿花,小兔说缺条路,小猴说该盖所房子。)
 1.(课件出示9)最后,青蛙为什么不买泥塘了?(用“    ”画出来。)
 (这儿太好了,太美丽了,到城里也方便。)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识记生字,(课件出示10、11)出示生字:“引 泉 缺 应  盖 理 尽 通”。
 观察字形,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
 交流,教师点拨:
 (1)“加一加”:“弓”加“丨”是“引”,“白”加“水”是“泉”,“缶”加“?”就是“缺”,“⺷”加“皿”是“盖”。
 (2)“减一减”:“理”减掉“王”,变成“里”。
 (3)“换一换”:“通”的“辶”换成“力”就是“勇”。
 (4)猜谜语:“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阳,三只小青蛙,趴在树枝上。”是“应”,“昼夜冰初结”是“尽”,“六曲画桥一长堤”是“引”。
 2.(课件出示12)指导写字规律:关键笔画写到位,朋友谦让又互访。
 “缺”注意右面是“?”,不是“央”。
 “盖”的上面是“⺷”,不是“羊”。
 另外,“泉、盖”上窄下宽的字。
 3.教师指导,范写,学生描红,临写,展评。
 五.当堂作业,反馈检查。
 1.(课件出示13)摘果子(巩固字形)。
 2.听写本堂课学习的生字。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看拼音,写汉字。
 yǐn   quán   quē    yīn?    ?ài       lǐ    jìn    tōn?
 (  )水( )水( )点(  )该( )房 道( )(  )情(  )向
 3.把本课生字一个写一行。
 答案:
 1.略
 2.引    泉   缺  应   盖  理 尽  通
 3.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中明白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3.让学生明白青蛙由卖泥塘到不卖这一变化的原因。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认读词语:
 1.借助前一课所学的词语,回顾故事的内容。
 2.(课件出示15)认读本课词语,正音。
 二、读第一、二自然段,过渡切入教学重点:
 1.引读第一、二自然段。
 2.大家看,青蛙又在卖泥塘呢!
 (吆喝“卖泥塘哟,卖泥塘!”)指名读。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感受泥塘的变化:
 1.自己读第三、四自然段。(生自读)
 2.(课件出示16)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小动物们又给青蛙提了哪些建议:
 ①交流:有谁来了?说了什么?找到文中句子读一读。
 ②教师引读第三自然段。
 ③师扮演青蛙,学生扮演小鸟、蝴蝶、小兔、小猴,师生交流:小动物们为什么这么说?青蛙应该怎么做?(相机板书:“栽树”、“种花”、“修路”、“盖房子”等词)
 3.学习第四自然段,了解青蛙是怎么做的:
 ①指导读句子“每次听了小动物们的话,青蛙都觉得有道理。他想,要是那样的话,泥塘准能卖出去。”读出青蛙觉得泥塘准能卖出去的想法。(课件出示17)
 ②青蛙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指导读“于是,他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还在泥塘旁边盖了房子。”)读通顺,从中了解到青蛙所做的事。(课件出示18)
 ③点生当小青蛙,在泥塘边栽树、种花、修路、盖房子。( 请学生进行板贴。)
 ④引导学生观察泥塘的变化,从中理解:(课件出示19)
 栽树 → 栽了树
 种花 → 种了花
 修路 → 修了路
 盖房子 → 盖了房子
 4.小结第三、四自然段,随文学习“盖”字。
 四、学习第五、六自然段,了解青蛙不再卖泥塘的原因:
 1.指名读青蛙站在牌子下吆喝的话:“卖泥塘哟,卖泥塘!”
 体会:吆喝声更大了。
 2.(课件出示20)青蛙的吆喝告诉了我们很多这个泥塘吸引人的地方呢!自己读第五自然段,仔细读读青蛙说的话。(学生自读)
 3.(课件出示21、22)指名读青蛙的话,交流:你最想把泥塘的哪一点介绍给大家?读相关语句。
 (重点理解中间两句)
 预设:
 (1)“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歌唱。”
 引导想像蝴蝶飞舞,小鸟歌唱的热闹情景。指导感情朗读句子。
 (2)“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
 相机理解“尽情”的意思,体会尽情游泳,晒太阳的快乐。
 指导感情朗读句子。
 4.小青蛙们,快把这泥塘的好大声地吆喝出来吧。自由练读。
 指名读。指导读出小青蛙自豪吆喝的感觉,体会这里是“多好的地方!”
 (板书:多好的地方)
 5.感受省略号的用法,进行句式练习。
 6.(课件出示23)学习“说到这里,青蛙突然愣住了——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一句,了解青蛙愣住的原因,读出青蛙不想卖泥塘的想法。
 五、总结全文:
 青蛙通过劳动,让烂泥塘变成了好地方。开始是想卖泥塘的,现在却不卖了。
 过渡:青蛙用双手把泥塘越变越美,我们也能用小手把字越写越好看!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青蛙为什么不想卖泥塘了?
 3.积累一些关于勤劳的名言警句。
 答案:
 1.略
 2.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
 3.见备课资料
 
 
 板书设计
 21 青蛙卖泥塘(下)
 
  播撒草籽 引 水 多好的地方
 栽树  种花 修路 盖房子
 
 【教学反思】
 在阅读教学中,我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的能力,引导学生想象。儿童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语言本身是抽象的,如何有效地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呢?
 在品词品句中展开想象。品词品句,发展思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结合课文内容及学生的生活经历,我引导学生品词品句,拓宽学生想象的空间。比如,青蛙面对自己创造出来的泥塘,不禁“愣住了”。我要学生模仿青蛙“愣住了”是什么样子,然后趁机让学生展开想象翅膀,想象一下,青蛙的心理在想什么。
 充分运用插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着许多色彩美丽,形象新颖生动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有利于以图学文,也有利于拓宽儿童的想象。如本课中,青蛙在一个风景如画泥塘边,嘴巴张开着,似乎正在说什么。于是,我请学生再次想象,青蛙面对如此优美的泥塘,它会说些什么呢?想象后再用语言表达插图意思,也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同课异构
 
 创新教案
 《青蛙卖泥塘》(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在教学时,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以读代讲,激发学生读的愿望。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激发其想像,加强对语言的感悟。扫清字词句的障碍,加强环境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复述20课的内容。
 2.青蛙的泥塘到底卖出去没有呢?今天继续学习。
 二、初读课文。
 1.读课文,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娃娃,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自由认读。
 (2)请“小老师”来带读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
 (4)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3.记忆生字。
 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再读课文,这次要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标出自然段序号。
 5.指名一个同学读课文,请他邀请几个小朋友与他合作读完课文。
 6.请读书的孩子上台来,台下的小朋友给他们提出“读”的要求。(声音要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掉字)。
 7.读书的同学也给台下的小朋友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不说话)。
 8.读后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三、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
 1.再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连贯,思考,有什么明白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学生质疑。
 3.昨天野鸭告诉青蛙,泥塘里的水太少了,那么青蛙是怎么做的?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青蛙是怎么引水的。
 4.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5.小青蛙种了草,引来水,泥塘卖出去了吗?(板书)
 6.泥塘为什么没有卖出去?读第三段,边读边想:有哪些小动物从这里经过?他们说了些什么?
 小鸟说,这里缺点儿树。
 蝴蝶说,这里缺点儿花。
 小兔说,这里缺条路。
 小猴说,这里应该盖所房子。
 7.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全班齐读。拓展思维:小鸟为什么说这里缺树?蝴蝶为什么说这里缺花?小兔为什么说则合理缺路?小猴子为什么说这里缺房子?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8..小动物们提了这么多的建议,小青蛙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9.全班齐读第四自然段,补充板书,说说小青蛙是怎么做的。
 10.小青蛙做了这么多,他的泥塘到底卖出去了没有?我们明天接着学习。
 四、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范写“缺”。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五、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21 青蛙卖泥塘(下)
 青蛙
 小鸟  缺树   栽树
 蝴蝶  缺花   种花
 小兔  缺路   修路
 小猴  缺房子  盖房
 
 
 说课稿
 《青蛙卖泥塘》(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说明
 《青蛙卖泥塘》是鄂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本单元的课文向孩子们传达了保护环境,用双手改造环境的绿色思想。《青蛙卖泥塘》故事比较长,分为上、下两课呈现,《青蛙卖泥塘》(下)讲述的就是青蛙如何听取小动物们的建议在泥塘周围栽了树,种了花,还在泥塘旁边盖了房子。在不知不觉中,以前的烂泥塘被青蛙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成了一个美好、舒适的住所。看到这样美好的环境,青蛙就不再卖泥塘了。
 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课标中对二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和童话故事的特点以及单元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学习生字词,书写“引”和“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内容,大致了解青蛙没有卖掉泥塘的原因。
 4.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泥塘发生的巨大的变化,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
 教学重点为:
 1.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大致了解青蛙没有卖掉泥塘的原因,感受泥塘发生的变化,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
 教学难点为:
 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青蛙不再卖掉泥塘的原因,感受泥塘发生的变化,从而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
 二、说学情
 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经过了一年的语文学习,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对于语言也有了一些积累,在形象思维依然丰富的同时,逻辑思维也正逐渐形成,开始为跨向下一个年级段――中年级做着各种知识、情感、能力的准备。那么,在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中,除了继续以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为重点外,要加强阅读教学的研究,把朗读训练和词语教学紧密地结合,在品词析句中体验语文的魅力,让学生习得必要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感悟、体验、运用等各种语文能力。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无论是识字教学还是语段阅读,都尽量教授并适时总结学习的方法,在愉快、分享中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
 三、说教法
 1.创设情景,游戏激趣。
 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特点,开课用小青蛙将孩子们情景带入,然后在黑板上通过图片、简笔画逐步丰满不断变化的泥塘。识字教学时,由于考虑到识字很枯燥,我用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为分好组的字娃娃起组名的方法激发学生识记生字的兴趣。整节课我力争让孩子们快乐识字,轻松阅读。
 2.读中有悟,习得方法。
 语文课堂应该是个灵动的课堂,不管是识字还是阅读都应该让孩子们在学、练的过程中习得一定的方法。多种形式的读让孩子们悟得规律,如在识字过程中找到今天所学生字读音上具有相同点的地方,又如在交流识字途径的过程中发现生活处处可以识字的窍门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3.运用课件,整合资源。
 根据本课设计的需要,我设计制作了简单实用的课件,适当的动画、精美的画面,试图为本课的童话色彩增加一笔亮色,也为孩子们的学习提供直观的感知途径。
 四、说设计
 由于是《青蛙卖泥塘《(下),故事具有承接性,因此我的教学流程为:读词复述(《青蛙卖泥塘》上)导入新课→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再读课文,理清内容→重点学文,感受变化→学写生字,交流评议。具体过程如下:
 新-课 -标-第- 一-网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读词,指名复述20课的内容。
 2.青蛙听了野鸭的话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青蛙的泥塘到底卖出去没有呢?今天继续学习,读课题。
 由于故事有一定的连贯性,因此让孩子们借助词语回顾上半段故事能够让他们有一个整体印象,所谓上串下联,开课显得比较自然。根据词语进行复述也训练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初读课文。青蛙卖泥塘下中的故事就更有趣了,想读吗?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难读的字读完课文后多读几遍。(课件出示生字)
 2.检查生字读音。
 3.记忆生字。
 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检查读词
 5.读通句子,不要添字掉字,读出节奏。
 6.整体读课文,做到通顺流畅。
 识记生字是二年级阅读课第一课时的重点,我在这一部分浓墨重彩,用各种方式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识记。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再由句到篇,层层落实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课文的教学目标。将初读文,学生字落到实处。
 (三)快速阅读,理清课文内容。
 在青蛙买泥塘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小动物给青蛙提出了建议?
 这一环节看似简单,其实是在向孩子们灌输整体感知,理清线索的观念,同时也是对多次读文的一次从形式到内容的考察。
 (四)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我们先来看看野鸭告诉青蛙,泥塘里的水太少了,那么青蛙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分别画出想和做的句子。
 2.指名朗读,重点指导青蛙是怎样做的(引水),感悟青蛙引水的不容易。
 3.小青蛙种了草,引来水,泥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青蛙心里会想些什么?接下来青蛙又听取了其它小动物的建议,泥塘又有怎样的变化?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开课环节,我以“小青蛙听了野鸭说的话,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问题导入新课,所以在第一课时中安排讲授一二自然段,一是不让第二课时的内容过于饱满而顾此失彼,而是对开篇教学有个呼应。学文过程中,让孩子们通过情景体验来感悟朗读,使学文生动有趣。
 w    W w .X  k b 1.c
 (五)随文学写生字“引”、“泉”。
 随文识字写字中体现老师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认真的书写态度。课堂由动到静,才能显得张弛有度。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青蛙卖泥塘》是鄂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七单元的课文。这一单元以“爱护家园”为主题。青蛙卖泥塘》(下)讲述的就是青蛙如何听取小动物们的建议在泥塘周围栽了树,种了花,还在泥塘旁边盖了房子。在不知不觉中,以前的烂泥塘被青蛙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成了一个美好、舒适的住所。看到这样美好的环境,青蛙就不再卖泥塘了。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关于勤劳的名言
 1.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况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毛泽东
 4.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X k  B 1 . c o m
 5.天才是不足恃的,聪明是不可靠的,要想顺手拣来的伟大科学发明是不可想象的。——华罗庚
 6.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
 7.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
 8.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让青春更加光彩。——王光美
 9.人类要在竞争中生存,便要奋斗。——孙中山
 10.时间是个常数,但也是个变数。勤奋的人无穷多,懒惰的人无穷少。——字严
 11.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郭沫若
 12.什么是天才!我想,天才就是勤奋的结果。——郭沫若
 13.天才这个字本来含意极其暖昧,它的定义,决不是所谓“生而知之,不学而能”
 的。天地间生而知之的人没有。不学而能的人也没有。天才多半由于努力养成。天才多半由于细心养成。——郭沫若
 新|课  | 标|第 | 一| 网
 14.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15.在学习上做一眼勤、手勤、脑勤,就可以成为有学问的人。——吴晗
 16.在天才和勤奋两者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是几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爱因斯坦
 17.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狄德罗
 18.“天才就是勤奋”,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如果这话不完全正确,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李卜克内西
 19.所谓天才人物指的就是具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萧伯纳
 20.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成功所需的其它条件。——贝弗里奇
 21.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22.发明是百分之一的聪明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爱迪生
 23.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罗丹
 24.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富兰克林
 w   W  w .x K b  1.c o M
 25.天才就是最强有力的牛,他们一刻不停地一天工作十八小时。——勒南
 
 
 课后作业
 
 
 一、读拼音,写词语。 quán     shuǐ         quē     diǎn        yīng     gāi
 
       
 dào      lǐ          jìn     qíng         tōng   xiàng
 
         
   二、轻松找朋友(连线)。
 
       guàn         suǒ        zāi        xiū        yǒng       lèng
 
 
 
       所         栽         灌          泳         愣         修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小鸟飞来说,这里缺点儿树;蝴蝶飞来说,这里缺点儿_________;______
 _____来说,这里缺点儿___________。(根据句子特点,续写句子)
 2.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___________,听小鸟在树上__________。(填上恰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www.xkb1.com
 当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
 四、课文整体梳理。
 青蛙为了把“烂泥塘”卖掉,想法把_______引到泥塘里,还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青蛙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想一想,悟一悟。
 读读描写泥塘后来样子的段落,我不禁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www.xkb1.com
 一、泉水  缺点  应该  道理  尽情  通向
 二、guàn——灌  suǒ——所  zāi——栽  xiū——修  yǒng——泳 lèng——愣
 三、1.花  小猴跑  房子    2.飞舞  唱歌
 四、泉水  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盖了房子  不再卖泥塘了
 五、示例:如果大家都能像青蛙一样,每天为了池塘而做点什么,我们的家园
 不也会变得越来越美吗?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www.xkb1.com
 
 
 |  |  |  |  
                    | 下载地址 |  ·进入下载地址列表
 196914 | 帮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