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名称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小结 |  |  
                    | 类型 | 教学资料 |  
                    | 学科 | 语文 |  
                    | 大小 | 84 KB |  
                    | 格式 | doc |  
                    | 年级 | 小学四年级 |  
                    | 教材 | 新课标人教版 |  
                    | 上传 |  | 审核 | admin |  
                    | 时间 | 2019-09-12 14:12 |  
                    | 点击 |  |  
                    | 评价 | ☆☆☆☆☆ |  
                          |  |  
                    | 
                        
                          | 第三单元知识小结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吟(yín) 瑟(sè) 逊(xùn) 输(shū) 均(jūn)
 柄(bǐng) 萎(wěi) 宅(zhái) 慎(shèn)
 掘(jué) 倾(qīng) 抛(pāo)
 (2)难写的字
 吟:右部是“今”,不是“令”。
 庐:不要把“户”写成“尸”。
 隙:右部上面不是“小”。
 固:不要忘记写最后一笔横。
 宅:第四笔是撇。
 良:不要忘记写第六笔撇。
 穴:下部是“八”,不要写成“入”。
 (3)多音字
 降 曲 扒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操场 嫩红 舒服 均匀 重叠 空隙 嫩茎
 叶柄 瞧不起 牢固 引人注意 住宅 临时
 随遇而安 选择 住址 优良 巢穴 大厅
 卧室 专家 九寸 卫生 钳子 较大
 (2)近义词X|k |B| 1 . c|O |m
 均匀~平均 空隙~间隙 痕迹~印迹
 逐渐~渐渐 牢固~坚固 休想~别想
 出名~有名 隐蔽~隐藏 可惜~惋惜
 慎重~谨慎 柔弱~脆弱 研究~钻研
 搜索~搜寻 倾斜~歪斜 平坦~平缓
 简朴~朴素 疲劳~疲倦 宽敞~宽阔
 (3)反义词
 舒服→难受 逐渐→陡然 弯曲→笔直
 仔细→马虎 牢固→薄弱 隐蔽→暴露
 慎重→轻率 温和→暴躁 柔弱→刚强
 倾斜→笔直 平坦→崎岖 光滑→粗糙
 简朴→奢华 清洁→肮脏 干燥→湿润
 简单→复杂
 (4)词语归类
 ①AABB式词语:弯弯曲曲
 类似的词语:高高兴兴 大大方方
 ②含有“引”字的词语:引人注意
 类似的词语:引人入胜 引以为戒 引人瞩目
 ③量词:一阵风 六根细丝 一根茎 一条隧道 一丛草 一座门
 ④动词:漾起波纹 搜索巢穴 修理平整
 ⑤修饰词:嫩红的叶子 嫩绿的叶子 温和的阳光 舒服的住宅 倾斜的隧道
 ⑥与“看”有关的词语:望眼欲穿 东张西望 左顾右盼 极目远眺 察言观色 洞若观火 目不斜视
 
 词语解释是考试中常常要考的题型,主要考查形式有:(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根据意思写词语。w   W w .x K b 1.c o M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露水像粒粒珍珠,弯弯的月亮像一张精巧的弓。比喻形象生动。
 (2)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这句话把风拂过的叶子比作波纹,清晰地表达出风吹过爬山虎的叶子时的景象。
 (3)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这句话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蜗牛的触角,突出了爬山虎的脚细小。
 (4)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从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这句话把蟋蟀住宅出口的草比作门,突出了蟋蟀住宅的精致。
 2.拟人句
 (1)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把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拟人化,表明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越往高处爬,越要不断地长出新脚。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把蟋蟀比作人,使句子更加形象生动。
 3.设问句
 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引出下文,为称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做铺垫。
 三、考试热点
 1.《古诗三首》常考查古诗句、诗意、蕴含的哲理及精神。也会以问答形式考查诗中描绘的画面。
 2.《爬山虎的脚》第4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形式出现,考查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爬山虎的脚的,也会要求找出文中能够表现作者长期细致观察的词句。会要求观察某种事物来作文。
 3.《蟋蟀的住宅》第2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形式出现,考查写作顺序、蟋蟀的住宅内部和外部的特点,以及蟋蟀的住宅被称为“伟大的工程”的原因。
 四、“1+X”阅读
 
 推荐篇目 叶圣陶《牵牛花》
 推荐理由 和《爬山虎的脚》一样,这篇《牵牛花》写得细致、朴素、实在,恰恰如叶圣陶先生的品质。而这种朴实自然的风格,也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阅读方法 在《牵牛花》中,作者先写了种花,后写了赏花,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我们可以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  |  |  |  
                    | 下载地址 |  ·进入下载地址列表
 206170 | 帮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