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名称 | 部编版15女娲补天教案反思及作业题 |  |  
                    | 类型 | 教案|教学设计 |  
                    | 学科 | 语文 |  
                    | 大小 | 28 KB |  
                    | 格式 | doc |  
                    | 年级 | 小学四年级 |  
                    | 教材 | 新课标人教版 |  
                    | 上传 | admin | 审核 | admin |  
                    | 时间 | 2019-09-19 14:26 |  
                    | 点击 |  |  
                    | 评价 | ☆☆☆☆☆ |  
                          |  |  
                    | 
                        
                          | 
	15 女娲补天 
		
			
				| 课题 | 女娲补天 | 课型 | 略读课文 | 授课 时间
 | 1课时 |  
				| 教学 目标
 | 1.认识“措、混、项、熄、塌”等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隆、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劳苦大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
 |  
				| 教学 重点
 | 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 |  
				| 教学 难点
 | 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德,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想象力。 |  
				| 教具 准备
 | 课件 |  
				|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 导入 (  )分钟
 | 一、故事激趣,课前谈话 师:大家一定喜欢读神话故事吧?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见面礼就是和神话故事有关的哦,请看大屏幕,
 这里有几个神话故事里的人物,他们是谁?你能说出这个故事的名字吗?
 1.课件逐一出示:
 (1)他开辟了天地,并用身躯化作世间万物。——盘古(课件出示2 )
 (2)他为民除害,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后羿(课件出示3)
 (3)她化作小鸟,把石子投入大海。——精卫
 (课件出示4)
 (4)她创造人类,无私奉献。——女娲
 (课件出示5)
 咱们班同学的语文学得真不错,相信我们一起会学得很愉快的。
 
 | 【设计意图:运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  
				| 新课 教学
 (   )分钟
 | 二、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1.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板书:女娲补天)
 2.题目中哪个词让你感觉到神奇呢?(补天)为什么?
 师:女娲可真不了起,在读故事之前,你对女娲还有哪些了解?
 交流,出示课件:(课件出示6)
 传说中的女娲是一个人首蛇身的女神。她用黄泥捏成人,创造了人类。女娲就是人类的母亲。
 二、整文感知课文(自读课文)
 1.出示自学提纲:(课件出示7)
 ①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②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
 ③有弄不懂的地方请做上记号,准备提出。
 2.学生自学。X |k |B| 1 . c|O |m
 三、检查自学情况(反馈)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出示生字“措、混、项、熄、塌、杀、颂、绩”,(课件出示8)指名拼读。
 (1)读准“措、混”的读音。
 (2)读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
 (课件出示9)
 窟窿:洞,小孔。
 洪水:指可能酿成灾害的大水。
 熄灭:停止燃烧。
 冶炼:用高温熔炼或电解等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件出示10)
 (本文写了撑天的柱子被共工撞断了,天上破了个洞,洪水喷涌,野兽袭击人类,女娲先用五色石头补好了大窟窿,又用大乌龟的四条腿撑起天,还杀了黑龙,堵住了地缝。)
 3.说出使你受感动的地方。(学生说)
 说说你为什么受感动?能把这部分内容读一读吗?(朗读指导)
 4.质疑。(师生评议解决)
 提出新的问题:(课件出示11)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怎么补天?
 (3)女娲补好天后,又做了什么事?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
 1.默读,想哪些段落分别写补天的起因,经过。
 2.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后,汇报学习收获。
 学生a:因为天塌地裂、发洪水,野兽残害人类,给人们带来痛苦。
 学生b:女娲见此情景,很难过,决心帮助人们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
 学生c:女娲把五色石头冶炼成石浆,用石浆把天上的大窟窿修补好。
 学生d:女娲又杀了大乌龟,龟足撑起了天,还杀死了黑龙,最后还把喷涌洪水的地缝也堵住了。
 (板书:起因: 天塌地陷   发洪水  野兽袭击)
 (板书:经过: 炼石补天  龟足撑天 杀黑龙  堵住洪水)
 3.指导学生从内容去想:
 如果你当时在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一方面教育孩子要了解人民的痛苦,一方面体会女娲看到这场面的心情)
 五、指名读第3自然段,体会女娲的心情,了解她的所作所为及原因。
 女娲难过极了。
 联系课文第一句来体会。“创造了人类”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难,心情当然难过。
 六、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了解女娲补天的经过,解决第二个问题。
 1. 大声自由读文。
 2. 找出文中具体补天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女娲的精神。
 (1)结合课文配图理解补天这段话,进一步体会女娲为补天所付出的艰辛。
 (2)引导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补天的经过。
 (3)女娲补天后还做了哪些事?请你画出相关语句。(课件出示12)w    W w .X k b 1.c O m
 3.指导朗读这两段话。
 七、齐读第5自然段,解决第三个问题。
 1.后来,女娲补好了天,天和地终于恢复了平静,人类获得了新生。
 (板书:恢复平静  获得新生)
 2.女娲是一个怎样的人?
 八、总结全文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自己阅读课文,已经基本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女娲是这样一个善良的、能为大家着想的英雄。(板书:爱心 吃苦 勇敢)
 神话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人们为什么要塑造女娲这样一个心地善良的人物?(学生可能一时想不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议一议。)
 教师小结:古人想象出女娲补天这样的神话,说明古人希望有一天人能有战胜自然灾害的力量,还希望人们都能像女娲这样心地善良,关心别人。
 |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先有一个整体的、感性的认识,为学生进一步的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置,体现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理解词语能力非一日之功,正是来自于平时的日积月累。】
 
 
 
 
 
 
 
 
 
 
 
 
 
 
 
 
 
 
 
 【设计意图:学生边读课文边想,初步培养学生的良好读书习惯。】
 
 
 
 
 
 
 
 
 
 
 
 
 
 
 
 
 
 
 【设计意图:以关键词为突破口,使学生能有针对性地研讨文本。
 】
 
 |  
		 
 |  |  |  |  
                    | 下载地址 |  ·进入下载地址列表
 206399 | 帮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