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名称 | 2013年第二学期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  |  
                    | 类型 | 教学计划 |  
                    | 学科 | 语文 |  
                    | 大小 | 0.01 MB |  
                    | 格式 | doc |  
                    | 年级 | 小学五年级 |  
                    | 教材 | 新课标人教版 |  
                    | 上传 | admin | 审核 | admin |  
                    | 时间 | 2013-02-21 12:35 |  
                    | 点击 |  |  
                    | 评价 | ☆☆☆☆☆ |  
                          |  |  
                    | 
                        
                          |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   )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从上个学期期末测试结果来看,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合格率100%,66%的学生综合测试达到优秀水平。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缺乏学习热情,家长又疏于督促,还需老师加强辅导。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还需要老师好好引导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w   W  w .X k b 1.c O m
 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单元为基本结构来设计和组织教学,达到目标。以教学目标为标准进行自我矫正和教学评价。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1.继续识字200个,会写150个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注意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
 操作建议X k B 1  . c o m
 1.高年级识字教学要以字义为重点,以字义带动字音和字形,注意读音和书写的难点,注意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2.抄写以词语为单位,减少机械的单字抄写。
 3.通过句子的抄写和默写在语言环境中识记生字,同时练习书写的行款整齐。
 4.用好配套的《钢笔字教材》和《毛笔字仿影教材》。
 (二)阅读教学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的意思。
 4.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5.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扩展阅读面,拓展课外阅读。
 以下是8个专题的读写重点:
 一、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留心观察生活,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搜集积累精妙的语言,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表达。
 四、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五、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六、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七、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八、抓住主要内容,揣摩状物类文章的写作方法。
 (三)口语交际教学
 
 |  |  |  |  
                    | 下载地址 |  ·进入下载地址列表
 120366 | 帮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