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湾学校导学案
	编号:
 Y5201 备课教师: 
吴陆辉  施教时间 
:        
	 
	课    题: 1、草原(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会认“渲、勒”等4个生字,会写“襟、貌、渲”等14个生字。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2自然段。
	3、我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学习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课前准备:老师熟知课文,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文。
	
		
			
				| 导学流程 | 学    案 | 导    案 | 
			
				| 导入 (3分钟)
 | 1、齐读课题 2、学生谈谈对草原的了解w   W w  .x K  b 1.c o M
 | 1、谁见过草原?(板书课题——草原)请谈谈你对草原的了解。 2、今天,我们一起跟着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走进草原,感受草原。
 3、出示学习目标( 同上 )。
 | 
			
				| 自主学习 (12分钟)
 |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借助课文中的注音或工具书,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一碧千里”“勾勒”“渲染”“翠色欲流”“境界”等词语。
 3、再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注意读好长句。
 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草原”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 出示自学要求 | 
			
				| 合作探究 (8分钟)
 | 由小组长组织组内成员解决个人疑难。如:勾勒的意思。 | 小组长组织成员解决个人疑难,教师适时了解,及时补充。 | 
			
				| 展示点拨 (7分钟)
 | 1、生字可以采用口头展示或板书展示的方式;第四小题板书较好。 2、学生点评,老师适时、及时点拨。
 | 适时点拨,鼓励。 | 
			
				| 有效训练 (10分钟)
 |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无边的(     )    迂回的(   )     静寂的(   )(     )的空气    (     )绿毯     (    )的歌声
 2、这篇文章按照           顺序,通过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描写了草原       美,赞美了草原人民        美。
 | 出示题目,个别辅导。 | 
		
	
	 
	 
	石湾学校导学案
	编号:
 Y5201 备课教师: 
吴陆辉 施教时间 
:         
	课    题: 1、草原(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2、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3、展开想象,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学习重、难点:1、感受人美、景更美。2、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课前准备:学生充分熟读课文。
	
		
			
				| 导学流程 | 学    案 | 导    案 | 
			
				| 复习导入 (5分钟)
 |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适时板书: 景色优美   情谊深厚 | 
			
				|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20分钟)
 | 通过读1、2自然段:走进草原,欣赏风光美。 1、我能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草原的总体印象:空气(     )、天空(    )、草原(   )。
 2、我能用红色笔画出最喜欢的句子,用蓝笔批注自己的感受。
 3、作者是怎样把景物写得这么美的?我要找句子好好体会体会。
 4、这些句子写得这么美,我要多读几遍,把它们背诵下来。
 默读2——5自然段:走近蒙古族,体验人情美。
 草原的美景令人向往,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是令人难忘。从       、激情相见、             、             、深情话别,这些方面,我能读出草原人的热情。
 默读全文,升华情感。
 1、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2、面对这景美、人更美的激动人心的场面,夕阳西下,就要分别。如果此时你就是蒙古族同胞,你想说:“                                                              。
 如果你是汉族兄弟,你想说:“                                                  。
 | 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找文中的关键词和优美句子,感受草原的美丽及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情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