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 6 课《 古对今》教学设计 学校:伏山中心小学   教师姓名:王月丽
 华丰镇中心小学  教师姓名:朱桂云
 | 
		
			| 教学目标
 | 一、日积月累 (一)重点字词。
 1.应会读字: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
 2.识字方法:
 (1)常规识字:
 加一加:凉  杨新|课 | 标|第  |一| 网
 比一比:圆---园  暑---署  杨---扬
 减一减:多---夕
 (2)趣味识字:
 猜字谜:朝(十月十日)
 3.易读错字:晨、严、寒(前鼻音)杨(后鼻音)朝、暑(翘舌音)
 4.多音字:朝zhāo(朝霞)cháo(朝东)
 5.应会写字:古、细 、李、香、凉、夕、语
 (1)写正确:
 细的第5笔是“横折钩”,古的第4笔是“撇折”,李的第6笔是“弯钩”。
 (2)写美观:古、香、夕
 “古”字横要长;
 “香”字有禾字头,可以进行重点指导:(1)“禾”字应该写得扁一些;(2)上撇是平撇,不能写成斜撇;(3)竖要写短,给下面的“日”留下空间;(4)撇、捺要尽量伸展。X k B  1 . c o  m
 “夕”的主笔横撇的斜度不能太平,也不能太竖,这是“夕”字能不能中心平稳的关键;中间的点画要点在横撇中间偏上处。
 6.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
 1)在文中标记下列词语,并读一读、记一记。
 表示气候的词语:严寒  酷暑  春暖  秋凉
 描写景物的词语:和风   细雨  朝霞  夕阳
 其他重点词语: 和风细雨、鸟语花香、莺歌燕舞、严寒酷暑
 2)积累课后习题中的词语,读一读。
 (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流畅地背诵课文。
 二、理解运用:
 (一)了解词意
 1.需要重点了解的词语:晨---暮  桃---李  和风细雨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2.了解词意的方法:结合图片理解词意,利用反义词理解。
 (二)重点问题:
 1.课后题
 2.学生课前预习中质疑提出的问题。
 (三)仿写句子(或造句)训练:
 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
 对          ,        对           。
 三、情感体验: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激发识字兴趣,培养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背诵,认识12个生字,正确美观书写生字。http://w ww.xk b1.com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 
		
			| 教学准备 | 一、教师 (一)设计预习提纲。
 (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课前检查预习,收集、分析预习信息,进行二次备课。
 二、学生
 (一)根据预习提纲认真预习。
 (二)其它准备:有条件的同学在课下积累一些对子歌。
 | 
		
			| 
 
 
 
 
 教
 学
 准
 备
 
 | 一、教师 (一)设计预习学案。
 一年级下册第6课《古对今》预习提纲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字词初探
 (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小组评价:
 (二)生字: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1. 易读错的字(写出并注上拼音):
 2. 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
 3.我的识字方法多。(只写序号)
 ①圆②严③寒④酷5暑6凉7晨8细⑨朝⑩霞11夕12杨
 (1)常规识字:
 加一加:              减一减:
 比一比:              其它办法:
 (2)趣味识字:
 猜字谜:
 4、生字我会写。
 (1)观察课本田字格中的生字,想想怎样写正确,写美观,自己试着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2)易写错的字:
 (三)词语
 1.在文中标记下列词语,并读一读、记一记。
 表示气候的词语:                描写景物的词语:
 其他重点词语:
 2、积累课后习题中的词语,读一读。
 二、文本细读
 1.准确、流利地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试着和小组内同学分工朗读课文。
 3.学生质疑: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句子?
 三、拓展延伸:
 1.尝试背诵课文。
 2.仿写句子训练:
 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
 对               ,        对            。
 3.你对对子还有哪些了解?试着积累吧。
 (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X K b1. C om
 (三)课前检查预习,收集、分析预习信息,进行二次备课。
 二、学生
 (一)根据预习提纲认真预习。
 (二)其它准备:有条件的同学,课前可以上网或借助工具书,了解每句话的意思。
 | 
		
			| 教学时间 | 2课时 | 
		
			| 栏目设计 | 预习提纲 | 点拨指导 | 
		
			| 
 
 
 导入
 |  | 一、课堂导入。 1.谈话引入,介绍“对子”。
 上学期我们学过《对韵歌》大家还记得吗?课文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节奏响亮,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对子歌《古对今》。
 2. 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
 | 
		
			| 
 
 
 
 
 
 文
 
 
 
 字
 
 
 
 
 初
 
 
 
 
 
 
 探
 
 
 
 
 
 
 
 
 
 
 
 
 
 
 
 
 
 
 
 
 
 
 
 
 
 
 
 
 
 
 
 
 
 
 
 
 
 
 
 
 
 
 
 
 
 
 
 
 
 
 | 1.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自我评价(  )
 同桌互评(  )
 
 
 
 
 | 二、预习反馈: 1.出示学案完成全面、书写认真的学生名字,榜上有名的每位同学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
 2.展示部分同学的高质量预习提纲或课本(书写认真、完成全面)。
 3、展示朗读:
 指名小组内4号同学开火车朗读课文,读后自我评价。其它同学纠正易读错字正音,提出合理建议。(注意纠正之、初、善、专这四个翘舌音)
 | 
		
			| (二)生字: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1. 易读错的字(写出并注上拼音):
 2. 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
 3.我的记字办法多。(只写序号)
 ①圆②严③寒④酷5暑6凉7晨8细⑨朝⑩霞11夕12杨
 (1)常规识字:
 加一加:
 减一减:
 比一比:
 其它办法:组词法 、反义词
 (2)趣味识字:
 猜字谜:
 
 
 | 三:成果展示,精讲点拨 1、个人展示易读错的字和典型多音字,教师强调“晨、严、寒”(前鼻音)“杨”(后鼻音)“朝、暑”翘舌音(其余同学从是否准确、全面进行评价,也可作适当更正和补充。)
 2、小组合作学习
 具体要求:X k B  1 . c o  m
 (1)小组长通过抽读卡片的形式,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2)帮助识字有困难的同学读准生字。
 (3)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说说你们组的识字方法。
 (4)小组长为汇报交流做好合理分工。
 3、小组汇报交流识字方法。加一加: 4   6  7  8    12
 比一比: 1  5  10
 减一减:  11
 猜字谜: 9  11十月十日(谜底:朝)
 其它办法:
 预设:4号同学汇报加一加的识字方法。比如: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了(凉)字:(两点水)加(京)就是(凉),请大家跟我组词:(凉,凉水);我用这种办法还记住了(杨、酷、晨、细)
 3号同学汇报比一比识字的方法。比如:圆---园  暑---署  杨---扬
 2号同学减一减识字的方法:比如:多减一半
 就是夕。
 1号同学汇报猜字谜识字的方法:比如:朝(十月十日)(同学猜出后,问一问你是怎么猜出的。)
 4、其他小组的同学评价并补充。(a、该小组用了哪些识字方法b、用了哪种趣味识字方法?c、我想补充以下内容:)
 5、教师点拨:其他的识字方法:组词法(早晨) 、反义词(凉—热  细—粗)
 6.游戏巩固检测:摘果子。
 | 
		
			| 4、生字我会写。 (1)观察课本田字格中的生字,想想怎样写正确,写美观,自己试着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2)易写错的字:
 
 | 1、教师带领学生将会写字书空一遍 2、出示学案上出错最多的三个字:古、香、夕,同桌二人合作学习
 (1)二人一起观察田字格上的笔顺,写笔顺,数笔画。X k B  1 . c o  m
 (2)观察生字的占格,想想如何把字写美观。
 3、二人展示:三个字的笔顺及占格。
 4、师范写
 指导预设:
 “古”字横要长;
 “香”字有禾字头,可以进行重点指导:
 (1)“禾”字应该写得扁一些;(2)上撇是平撇,不能写成斜撇;(3)竖要写短,给下面的“日”留下空间;(4)撇、捺要尽量伸展。
 “夕”的主笔横撇的斜度不能太平,也不能太竖,这是“夕”字能不能中心平稳的关键;中间的点画要点在横撇中间偏上处。
 5、生描红一个练写两个,师强调写字姿势并巡回指导。
 6、投影展示学生作品,生评价,。
 (你们觉得哪个字写得比较好?还有哪个字值得我们学习?你们的小嘴巴提点意见。哪个字要稍微提醒一下的?)
 7、总结写字秘诀:
 写字不靠四条边,横平竖直撇捺尖,字体摆在格中间,观察再写进步大。
 
 | 
		
			| (三)词语 1.在文中标记下列词语,并读一读、记一记。
 表示气候的词语:
 描写景物的词语:
 其他重点词语:
 2、积累课后习题中的词语,读一读。新|课 | 标|第  |一| 网
 
 | 1、指名个人展示对词语的理解比如;我用结合图片的方法理解了(桃---李 和风细雨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我用利用反义词的方法理解了(晨---暮)( 其余学生评价补充。) 2、齐读课后习题中的词语。
 | 
		
			| 文 
 
 本
 
 
 细
 
 
 
 读
 | 二、文本细读
 1.准确、流利地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试着和小组内同学分工朗读课文。
 3.学生质疑: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句子?
 
 
 
 
 
 
 
 
 | 1、小组展示朗读课文。 (方式:可以拍手打节奏读,可以齐声读。也可以分句接读)
 2、生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3、汇报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出节奏和韵律,谈谈自己的体会。
 4.指导朗读,多种形式练读:
 a.个人展示读
 b.小组合作读
 c.教师示范读
 
 5、教师点拨:X|k  |B| 1 .  c|O |m
 a.找一找,对子歌中蕴含了哪些相对的词语。
 b.指导学生注意停顿、延长和语调的高低变化, 读出对子歌的节奏感和韵律。
 | 
		
			| 
 
 
 
 拓
 展
 延
 伸
 | 三、拓展延伸: 1.尝试背诵课文。
 
 
 
 
 
 2.仿写句子训练:
 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
 对
 对            。
 
 
 3.你对对子还有哪些了解?试着积累吧。
 
 | 1、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节奏感最强 2、全班同学拍手打节奏,齐声朗读。
 3.尝试背诵全文,统计学生背诵的情况。(可让会背的同学,背诵一遍并说一说自己的背诵窍门供其他同学借鉴。)
 4、齐背。
 5、仿写句子训练:(找学生个人展示,尝试仿写句子,其他同学作补充,教师重点指导方法。如:山清水秀、柳绿花红、冰天雪地等等两对近义词素的词,反义词:上下、大小等)
 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
 对
 6.你对对子还有哪些了解?试着积累吧。(学生在小组内展示,一人做记录,小组汇报看哪一小组积累得多。)
 
 | 
		
			| 限 时
 检
 测
 | 一年级下册第6课《古对今》限时检测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lǐ                                 yǔ  xiāng  gǔ     liáng
 春天到了,(    )老师带着我们来到花园。花园里鸟(   )花(    ),(   )塔、(  )亭在
 xī
 (    )阳下格外美丽.
 二、填空(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_____对暮    _____对霜    _____对今    _____对方    _____对杨
 _____对细雨  _____对夕阳   _____对燕舞
 三、好词积累:
 (  )风(  )雨   鸟(  )花(  ) (  )歌(  )舞
 四、仿写句子训练:X|k  |B| 1 .  c|O |m
 山清对水秀,鸟语对花香。
 对               ,        对            。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古对(),圆对()。严寒对(),春暖对()。
 ()对(),()对()。()对细雨,()对夕阳。
 桃对(),柳对()。莺歌对(),鸟语对()。
 | 
		
			| 板书设计 | 6、《古对今》 严寒      酷暑
 春暖      秋凉
 
 和风      细雨
 朝霞      夕阳
 
 莺歌     燕舞
 鸟语     花香
 鸟语     花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