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历史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近代科技、思想文化的主要成就,如京张铁路、候氏制碱法、《海国图志》、《天演论》等知识点 
	2、  能力训练与过程方法:比较概括: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成功的共同原因以及区别;讨论探索:举例说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道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魏源等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感;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谁先进就学谁。 
	学习重点:通过分析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四位文化名人的典型事迹,概括出本课的主题,从而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点,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习难点: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概括主题思想兼而习之 
	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找出最能说明问题的具体材料,如詹天佑、侯德榜、魏源和严复的爱国精神表现在何处? 
	2、指导学生列表说明詹天佑、侯德榜、魏源和严复取得成就的共同原因。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设计出“       ”字形路轨,      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这是                   
	第一条铁路干线。 
	知识点二: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 
	20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化学家        终于制成纯碱,后来继续钻研,探索出制碱的新工艺,这种制碱法被命名为“             ”。 
	知识点三: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1、生活在鸦片战争时期的思想家是       ,其代表作是            ,该书的编写目的是                      。 
	2、生活在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是           ,他的第一部译著是        
	书中阐述的最著名的观点是             。 
	  
	(二)合作探究新课标第一网 
	近代的中国,曾遭受到诸多凌?,尽管如此,还是出现了一些杰出的科学家。在探求科技的道路上,他们具有那些共同点?要是一个国家强大,你觉得应从哪方面去做? 
	  
	(三)课堂小结: 
	  
	  
	(四)学识感悟: 
	  
	  
	(五)达标检测 
	选择题: 
	1、京张铁路全线通车的时间是(    ) 
	A、1905年     B、1906年     C 、1909年     D  、19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