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 大禹治水 | 课型 | 新授课 | 
		
			| 设计说明 | 《大禹治水》是一个有关伟大的英雄人物的故事。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主要叙述了上古时代大禹率领民众治理洪水的故事。它承载着让学生理解何为奉献的重任。课文语言比较简练,让孩子们通过读中悟,悟中读去深刻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从而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这个故事虽然流传千古,但是,上古时代距离今天十分遥远,孩子们可能在理解治水艰辛这一部分有些困难。这就需要老师运用情景渲染、对比烘托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 
		
			| 教学目标 |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洪水、挡水、疏导、驱赶、安居乐业”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依据提示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重点)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难点)
 | 
		
			| 课前准备 | 1.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 
		
			| 课时安排 | 2课时 | 
		
			| 教学过程 | 
		
			| 第一课时 | 
		
			| 教学环节 | 教师指导 | 学生活动 | 教学提示 | 
		
			| 一、板书课题,引出课文(用时:3分钟) |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了不起的英雄人物——大禹。 2.教师板书“大禹”,指导学生读好名字。引导学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大禹的资料。
 3.板书完整课题,指导学生朗读。
 大禹治理的是什么水?(洪水)
 教学生字“洪”。
 (1)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记。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观察笔顺。
 (3)指导学生描红临写。
 4.引导质疑。
 | 1.观察老师写课题,认识人物。 认真读好人名。
 2.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大禹的资料。w    W w . X k b 1.c O m
 学生朗读课题。
 
 3.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洪”。
 (1)交流识字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洪”字。
 (2)观察教师示范,书空。
 (3)描红临写。
 4.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问题。
 | 补充课外资料是为了对人物有全面的了解。在介绍的时候,力求简洁明了。可以让学生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大禹的了解。 | 
		
			| 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用时:25分钟) | 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一边倾听,一边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大禹是怎样治水的? 2.教师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3.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互相检查。
 (1)小组成员相互当老师,针对同伴圈出的字进行范读和领读。
 (2)互相评议朗读情况。
 (3)交流识字的好方法。重点引导学生运用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
 4.检查自读情况,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5.教师指导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挡水 疏导 驱赶
 6.指导学生齐读课文。
 | 1.学生听读,思考并交流:课文一共有4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洪水泛滥给老百姓带来灾难与痛苦;大禹的父亲鲧也治水,但失败了;大禹治水,离开家整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最后洪水退了。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圈画本课要学的生字,反复认读。
 3.学生小组活动。
 (1)在小组内读生字词,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听到不正确的及时纠正。
 (2)认读生字,相互纠正。
 (3)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①加一加识记“洪、蛇、难、认、被”。
 ②图片识记“灾”。
 ③对比识记“仍—奶” “退—腿” 新|课  |标|第  |一| 网
 ④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4.学生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5.学生朗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准字音,不断句。
 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挡水 疏导 驱赶
 6.齐读课文。
 | 1.重点正音:“难、认、产”是前鼻音,“洪、伤、仍、耕”是后鼻音。 2.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字形,针对字形思考识记方法。本课生字中有很多左右结构的字,大部分是左窄右宽,提醒学生注意。
 3.要引导学生借助同伴的力量,通过合作学习解决识字的问题。
 好老师好童学原创制作,更多视频课件教案请加微信免费领取:haolaoshihaotongxue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