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 雾在哪里 | 课型 | 新授课 | 
		
			| 设计说明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依据这个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学生活动卡,引导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完成活动卡,以确保经历独立思考的过程,然后在小组里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创新表达,说出雾在自己心中是什么样的,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本课的教学注重识字,启发学生多样识记生字,教师适时引导、点拨识字规律和理解字义的方法。 | 
		
			| 教学目标 |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房屋、岸边、散步、消失”等词语。(重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内容。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重点)
 3.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样的情景。要养成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习惯。(难点)
 | 
		
			| 课前准备 | 1.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制作本课生字字卡。(学生) 2.了解雾的相关资料。(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教师)
 | 
		
			| 课时安排 | 2课时 | 
		
			| 教学过程 | 
		
			| 第一课时 | 
		
			| 教学环节 | 教师指导 | 学生活动 | 教学提示 | 
		
			| 一、出示图片,质疑导入(用时:3分钟) | 1.出示有雾的情境图片,请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天气现象。 2.出示生字卡片“雾”,引导学生识记。
 
 3.板书课题,鼓励学生质疑。
 | 1.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了解这种天气现象就是雾。 2.读准字音,观察字形,想办法记住“雾”。(换一换:“雷”的“田”换成“务”。)
 3.齐读课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带着问题进入新课。
 | 1.读课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说一说自己最想知道什么。 2.注意梳理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 
		
			| 二、读文识字,合作交流(用时:15分钟) | 1.教师范读。 2.组织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3.课件出示自学生字的要求,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自学要求:拼一拼,记一记,考一考。
 4.开展小组识字擂台赛。
 课件出示游戏“送小青蛙回家”。每片荷叶上都有生字,正确读出该荷叶上的字就可以把小青蛙送回家。
 5.“我说你找”游戏。教师说出生字,请学生快速举起字卡。
 | 1.听老师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w    W w . X k b 1.c O m 2.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自然段序号,圈出生字,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小组长领学,出示生字卡,组内成员一起拼一拼。
 (2)说一说自己记住了哪些生字,用的是什么方法,然后给生字组词。
 (3)组长出示生字卡考一考小组成员生字掌握的情况。
 4.参加小组识字擂台赛。小组成员轮流读荷叶上的字,生字读正确最多的小组为获胜组。
 5.听老师说生字,快速从字卡中找到相应的字,大声读出生字的字音。
 
 | 1.小组合作识记生字时,教师要讲清自学要求。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必要时可以请一个小组做示范。 2.小组合作学习结束时,教师可以相机总结小组合作情况,对于合作较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在识字游戏中,相机指导个别生字的读音:“梁”是三拼音节的字,“甚、至”都是翘舌音的字,“散”是平舌音的字。
 |